大口徑水表選用是應該注意些什么
技術指標
1.水表計量范圍
國內水表習慣于按GB778-1996(ISO4064)標準流量點來描述水表性能,上則按實際值來體現水表性能,下表為各種水表的計量范圍:
2.水表壓力損失
自來水管網中,管道內壁、彎頭、閥門、水表等引起的壓力損失,意味著水流所含動能的損失,亦即水泵電能被吞沒。水表壓力損失取決于其結構型式及幾何尺寸,水平螺翼式水表水流軸向進出,壓力損失??;垂直螺翼式水表水流水平——垂直——水平方向流動,壓力損失相對較大;旋翼式水表水流紊流嚴重,壓力損失大。
以下是Q=80m3/h時的壓力損失值:
水表型式水平螺翼式垂直螺翼式旋翼式
WPD型LXLC型有過濾網無過濾網
壓力損失(MPa)0.00580.010.0450.0380.095
水表以量程寬、而作為自來水供應的計量產品,在城市供水系統中,水表費用只占總投資的1.5~2%,卻擔負著水費收繳的重任。小口徑水表以收足水費為目標,而大口徑水表的選擇則很有學問,大口徑水表的正確選用,對減少投資、降低供水成本、提高水費收繳率有重要意義。
大口徑水表種類很多,目前國內以水平螺翼式為主,同時存在旋翼式和垂直螺翼式,本公司2003年即將推出復式水表。水表按結構型式及精巧程度壓力損失一般為0.01MPa~0.1MPa,量程比25~900。用戶需要的是量程比大、壓力損失小、壽命長、維護方便、廉。以下對國內常用的幾種大口徑水表作技術經濟分析(以80mm水表為例):
經濟分析:
水表的計量范圍和壓力損失,直接與管網設計、供水成本(電費)、水費收繳率、管網維護成本等密切相關,用水量及瞬時流量是經濟分析的基礎。根據用戶類型不同、用水量的時間分布有明顯差異。典型的有:曲線1,用水量比較穩定,如連續生產的化工廠、鋼鐵廠等;曲線2,連續大流量與連續小流量交替,如一般工礦企業,上班時用水量大,下班時用水量??;曲線3,用水峰谷明顯,如學校,上、下課用水差異明顯;曲線4,用水時間長,變化頻繁,如居民區。
為了便于定量分析,建立如下流量——時間模型。按水費1.5元/m3,電費0.50元/kwh計算。
下一篇:沒有了